那日拈花

有一个年轻人,站在长安的街头,看见执金吾的车骑盛大壮观,威风凛凛的驶过街市。年轻人暗暗对自己说: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人群里有另个年轻人,惊诧于车骑的豪华,暗暗对自己说:就是剥削阶级,有一天要消灭它……

Thursday, March 30, 2006

北京古建筑笔记


Another 1st April is coming, it really means sort of things to me.... for those years fade, for those person past, for those heroes changed my life, with myrtle, with laurel.


(第一章)


一直对各类老房子感兴趣,最近买了楼庆西的《中国古建筑二十讲》,和以前梁思成的《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对照着看,很是有趣。沈从文早就说过,北京是个大的建筑博物馆。我生长在此,虽此后辗转欧洲,对许多城市痴情不已,但最熟悉最适应的,仍是此间。遗憾的是卅多年过去,当年沈先生流连醉心的那个大博物馆,早已被火柴盒子般的城市森林侵蚀,他文革时站在午门城楼上当讲解员,说过些什么话,想过些什么事,是否也在凭吊呢。


我依然住在这里,行在这里,并试图看得更多,走得更深,因为我不清楚,是否有朝一日,我们今天所能看到,能感触,能记录下的这个城市的建筑,最终仍会毁弃。


接下来的日子,我会陆续讲一些我所喜欢的老街老房子,里面不会出现故宫或颐和园,毕竟对它们来说,描述得已太多太详,许多比我更专业更精辟更饱含感情的文字遍布坊间,它们从不少关注、重视与保护,它们终日被印刷在各类旅游指南上受人瞻仰,虽再没灵魂,却也大体安稳,只要不出意外,就能千年不倒。而我所关心的,只是那些经历过亘古风霜,如今却风雨飘摇,时刻等待拆迁命运的小街巷而已。



去年夏天我在瑞士的琉琛,看到几百年历史的城墙与碉堡,横亘于城北,傍河而立,端得壮观。我爬上去极目远眺,幻想着北京内城的样子。1950年的时候,梁思成曾专门就城墙的存废问题写过论文,里面甚至包含着许多有时代背景的话:“北京的城墙正是几十万劳动人民辛苦事迹所遗留下的纪念物……各时代人民辛勤创造的史实,我们要记着,从前历史上易朝换代是一个统治者代替了另一个统治者,但一切主要的生产技术及文明的、艺术的创造,却总是从人民手中出来的;为生活便利和安心工作的城市工程也不是例外。 ”但我们都知道,他后来被派去南下广州开会三天,回来的时候,墙,全拆了。


而在一年前,也就是1949年春HCB在北京拍的十几张照片中,我们还能依稀看到这样的场景。



身边总有一帮子人,动辄以地道“北京人”自居,甚至自称能分清楚海淀口音,东城口音,时常给我类人猿的联想,感慨他们如果真能有如这座城市一样的包容力就好了。北京是个移民城市,先秦以来便融会四方。周朝时候叫蓟,此后又屡易其名,唐朝时候作为节度使的府衙改叫了幽州,相较于中原的繁花金粉地,这仍是个萧索的边陲。五代时候被割让给了北方的辽人,辽人把它改名叫“南京”,后来又叫“燕京”。再后来金人在12世纪南下,大败辽国,随后又灭掉了宋,宋被迫自开封迁都临安(就是那个四百八十寺的杭州),建立南宋政权,而辽人则正式占据了北方,把燕京设为它的据点儿:中都——自此,开始了北京作为一个国家都城的历史。


.


然而真正建立如今北京城格局的,却不是金人,而是一百年后乘铁蹄南下的游牧者。想象一下吧,当蒙古人在1215年来到金中都时,他们就像任性的小朋友一样双手一甩:“我不爱玩这个!”——金人花了数十年建立起来的城市就如同积木一样被哗啦啦推倒,喜欢纵火焚城的决不止项羽或亚历山大帝,金中都在一片烈火中涅磐了,它的下一个名字,叫做元大都。


.


1264年,忽必烈称帝,随即决心建立自己的都城。他抓来一位汉人一位阿拉伯人为他做城市规划。那个汉人就是刘秉忠,与其说他是设计师,倒不如是政客与文人,他自幼习文,手不释卷,尤擅诗词书法。年轻时曾做过南宋朝廷的笔刀吏,后见大厦将倾,就适时地投奔了北方幕府,此后为蒙古人的建国、称帝、制典、用人都出过不少力,忽必烈也没亏待他,授光禄大夫,加太保。刘秉忠根据《周礼》上“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的思想,把大都设计为方形,每边九里,各有三门——这个点子并不是他首创,自汉以后各朝的都城,如唐长安,宋汴梁,还有魏国的邺城都是这个格局,其实真正带有蒙古习俗的,是胡同的产生——它和四合院一起,在这个大都城渐渐出现了。



用google earth截了一张图,虽城墙已倾,仍能隐约看出内城的九里三门格局。然而其实这个格局,已不是蒙古人留下来的样子。明朝建立后,大都成为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的封地,它终于有了一个我们熟悉的名字——它叫北平。然而吉祥的名字未必能庇佑城市的吉祥,建文三年,燕王反。他很快攻陷了南京应天府,这就是日后的永乐皇帝。


永乐称帝后不久,为巩固自身政权,也为防御蒙古人南下,决定离开烟雨秦淮,回到自己的封地。做出这个决定后,他便把北平改名叫了北京。然而迁都是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从决定北迁到重建宫城,一共花了上下十八年。永乐十八年,也就是1420年,王朝的都城再一次回到了北京。而内九外七皇城四的格局,也随之逐渐建立了。元大都面积虽大,却并不繁荣,城北大片的土地虽具划做街坊,但实际的居住人口少得可怜。反正也用不着这么大地方,永乐皇帝回到北京后,就把北面的城墙向南压了大约5里,而后为了增大皇城的气势,又把南城墙向前扩了一里,使得北平城由正方形变成了长方形,长约6635米,宽约5350米。而后迁太庙与社稷坛至宫城两侧,分设天地日月坛,这就是永乐入主北京时城市的大概样子。再后来,过了大概一百年不到的功夫,为了加强城市管理,防备北方外族的入侵,当时的统治者又决定在北京城的四周加筑一小圈外城,还记得么,当年他们曾把北部的城墙向内推进了5里,所以为了利用这废掉的旧城墙,新的外城就被决定建在距内城5里的地方,围绕北京一圈——形成一个大致的“回”字形。然而这项工程太艰巨,当时的明王朝内忧外患,还没有足够的财富,于是才刚刚修好南面新的外城墙,国库就告急了,不得已,只好临时改变计划,把南面的外城筑好后随即折向北方,在东西两面仅比原城宽出几百米处与原来废弃了的那个南部的老城墙相接,而东西北三面则不去管它了——这个积木玩儿的,还不如人家蒙古皇帝呢——于是就有了这个完成于1553年并保留至今的不伦不类的“凸”字形。上半部分,也就是原来的老城称为内城,而新建出来的南城则称为外城,宽7950米,长3100米——不得不说,瞧着活儿做的,真糙。内城和外城,我们随后还会提到它们,不过现在,还是先来看看图吧,下面这张就是明中期的样子。



本来呢,这个工部的官员们设计得挺好,希望京城是一个以宫城为中心,外围皇城,再围内城,最后是外城的四重城圈,可惜计划破产,只剩下了三重,但在与此同时,他们却做了另一个非常有魄力,有创意,举世无双的设计,这个设计一直被保持到今天,仍是世界城市规划史上的值得称道的传奇——中轴线。明的统治者占领北京后并为像他们的前任蒙古人一样把整个城市推倒重来,他们将皇城保留(只不过南扩了一里),而在随后修建宫城时,为了纠正元大都宫城被什刹海隔断的缺点(顺道儿提一下,当年的蒙古人没见过海,他们把湖称为海,这就是为什么北京有什刹海后海前海北海中南海……),他们把宫城的轴线向东移动了约150米,使新宫城的轴线可以由皇城外的正阳门经过宫城直接贯通至皇城北面的钟鼓楼,于是,这条最南自永定门开始、纵穿外城、经内城南面正阳门直抵天安门、进入皇城、穿过宫城、越过景山、出地安门直抵钟鼓楼纵贯南北,全长八公里的轴线就此构成。而最妙的则是,整个宫城重要的殿堂全放在中轴线上,而两旁泽对称的配列着寝宫厅馆,左祖右社。这么说吧,你在东城区某处以中轴线为轴做一个投影,则能映射到西城区,在东皇城做投影能掉到皇城西边儿,在东宫城做投影能掉到西宫城,在太和殿做投影还在太和殿里头……总之这就是传说中的轴对称图形啊!


.


相对稳固的政权带来了相对而言的安居乐业,城市人口的逐渐增长——明洪武八年(1375)北京在户人口32.3万余。同时,商业手工业也得到了发展,米市大街、菜市口、瓷器口等内市和商业街,还有庙会和集市,都纷纷出现。至万历年间(1522-1620),城市人口已经达到了一百万,中国资本主义的小芽也偷偷萌发了。


这一切随着下一场改朝更替而终止,满人入关了。


1644年,清兵入关,攻占北京城,明亡。新来的统治者不爱玩积木,他们没有像蒙古人一样推倒重来,也不像明人一样修修改改,而是全盘接收,毫不介意,只是把各殿堂的匾额名称旁边都并列的加上一行满文,王都迎来了新的主人。清朝不采用汉人惯用的分封制,而是把皇室子弟都留在京中,而王宫子弟与八旗军士也大量进京,他们霸占了内城的豪宅,又修建了大量王府,而汉人与贫民则被挤到了外城居住,尔后的各类会馆,文具店,琉璃厂便因此而在南城逐渐出现了。


(第一章完)

7 Comments:

  • At 3/30/2006 8:03 p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喜欢看这主题,继续啊..新家的歌是谁在唱呢

     
  • At 3/31/2006 8:28 am, Blogger 鹤渡 said…

    是leslie啊,《春夏秋冬》,4月1号三年祭,换个歌应景。

    ——另一个HC留

     
  • At 3/31/2006 7:26 pm, Blogger 鹤渡 said…

    哈,楼上的,当年的左拉也不喜欢艾菲尔铁塔呢。

     
  • At 4/01/2006 10:16 a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我喜欢那本《中国古建筑二十讲》,据说是建筑系的教科书,不过写的浅显易懂。

     
  • At 4/01/2006 10:39 am, Blogger 鹤渡 said…

    宝贝啊,梁思成那本书我down了电子版,而且做得还蛮精致,除了没有图片以外。楼庆西的你要的话我买给你一本,让小菩给你带回去。


    另,to 文鸳同学,你这是抬杠。

     
  • At 4/01/2006 8:36 p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鹤渡 你咋懂得那么多?

     
  • At 4/09/2006 4:58 a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这个,我也喜欢,搬个小板凳等着。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