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拈花

有一个年轻人,站在长安的街头,看见执金吾的车骑盛大壮观,威风凛凛的驶过街市。年轻人暗暗对自己说: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人群里有另个年轻人,惊诧于车骑的豪华,暗暗对自己说:就是剥削阶级,有一天要消灭它……

Sunday, February 12, 2006

故纸堆里寻美人——爱情的怀古与衣露申

话说这人的文酸劲儿要是一上来了啊,就忍不住想要攀附前贤,将历朝的某位才子名将引为知己,动辄搞个望月怀古啥的,以便自己衣露申一把。杜工部、苏东坡这样的大家自不必说,毛主席到了北戴河,也不禁要“魏武挥鞭”,至于那些历代贬谪宦游的仕人墨客里喜欢怀古的,则更不计其数。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前朝遗迹名人故居遍布各地……这些地方有的不幸成了名胜,结果游人如织聒噪不安,再难感受千百年前曾经的波澜;而另一些则云烟浩淼人迹罕至,身在其中只觉一片萧索凄凉——比如前阵子新闻说周瑜在庐江的墓地已被附近农民辟为菜园,消息一出,自有文人痛心疾首——我倒不觉悲痛,因我相信,说得出“人生有死,修短命矣,诚不足惜”这样的话的人,是不会在乎死后那一棺之土的,不过,这是题外话了。

其实俺今天要讲的,是俺在过去这几天里,如何怀古的。回家后的这阵子基本上天天出去吃饭,以至于我在伦敦练就的一手烂厨艺也无用武之地,我比较喜欢去的地方是后海,这对我来说是缀满回忆的餐馆集散地,然而我也是最近才知道,原来杨宪益的家,就在这里——这个发现,让我为自己接下来的胡吃海塞的日子,添上了风雅的标记。

杨宪益是个在牛津读过书的翻译家,我对他的了解原本仅限于此,而后在wxsj看到了蚕宝转的一篇关于他的文章,才忍不住唏嘘,用那么散淡的口吻,诉说了自己惊心动魄的人生,与爱情。草草杯盘共语笑,昏昏灯火话平生。
链接在这里,国内的,可能有点慢,希望你们能顺利打开:杨宪益:云淡风清了无痕

另一个衣露申的对象,则是著名的美人邵洵美。这事儿要从鲁迅说起,我是到了挺大一把年纪,才渐渐能领悟到鲁迅文章的好处的,而那以前,我和许多被教科书毒害了的无辜儿童一样,对这位满篇错别字儿的文思革毫无兴趣。中等教育对鲁迅神化之盲目造就了被教育者思想之盲从,凡是鲁迅拥护的,就必然是先进的,而凡是鲁迅批判的,则自然不是什么好东西。只要奉行这个宗旨,至少对付考试,是摆对了立场的。就这样,我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错怪了杨荫榆、错怪了陈西滢、也错怪了梅兰芳……不过俺对猫倒是欢喜长情,勉强算个不值一提的立场错误吧。

我第一次知道邵洵美,便是在这样的场合。高中课本中收录的《拿来主义》中写道:“某些人……因为祖上的阴功,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注释里解释说“这里讽刺的是做了富家翁的女婿而炫耀于人的邵洵美之流”当时只一念而过,等到渐觉这行小字所散发的一丝凉薄与恶毒时,已是多年以后了。

邵洵美生在1904年,是地道的上海人。在那里,他拥有着许多人毕生向往着的优越生活,早逝的父亲曾任上海道台,留给了他大笔钱财,他身材高大相貌俊朗,背景显赫衣食无忧,有着出身名门的妻,几个漂亮孩子,一家出版社和多份摩登刊物,以及,一个美国情人。她本是个战地记者,爱上了他,遂留在上海,他给她买了房子,带她进入文人圈子,还为她取了美丽的名字,而她,则在书中自称为他的妾(concubine)。

当然,如你所知,这样的生活,最终离他而去。先是头衔、财富,而后是健康、尊严、乃至自由,最后,则是他的生命,他死在1968年。这位曾经在上海滩为人称道着的大少爷、名主编、孟尝君,死时连一身合适入殓的衣服都没有,是他的太太买了双新布鞋,才勉强送他上路。他曾出手阔绰衣着光鲜,国难当头的时候仍办着时尚刊物,写着唯美主义的诗,在鲁迅等人“怒向刀丛觅小诗”、“我以我血溅轩辕”的时候,他则做了一只“躲藏在枝间巢中的小鸟,还没试用他天赐的羽翼。”你能说他什么好呢?可他偏又是那样的心性纯良,无论别人在事后是知恩图报、心安理得抑或恩将仇报——以至于后来多位文人回忆起他,总是那个慷慨解囊救人危难的。并不止这些,他曾卖了房子当掉古董替朋友发型中国的第一本漫画刊物,他曾冒了风险自己掏钱在沦陷区替中共办抗日刊物,就连解放后《人民画报》运到北京去的那台影印机,也是他三十年代从德国订购的。

据说文革时梁漱溟身陷囫囵却心态坦荡,曾以“圣人不死于横祸”劝慰友人。邵洵美当然不是圣人,他死时只得62岁。你看他留下的那些照片,在那里,他风华正茂神采飞扬,他可知道将会有怎样的命运等着他,而他的眼中,又为何始终透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忧伤……

项美丽在1943年被迫离开了上海,再没有回来。


邵洵美本名云龙,因为钟爱他的妻子盛佩玉,而改名“洵美”,出典是《诗经·国风·郑风》中的:“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盛佩玉是邵洵美的表姐,她出身豪门,是家中长女,祖父盛宣怀曾是兴洋务办教育的前清一品大员,晚年又成了修路采矿的官僚买办大资本家,辞海和维基百科上都有专门介绍他的词条,而邵洵美的嗣外祖父则是李鸿章,所以严格说起来,他与张爱玲也是有一些渊源的。鲁迅杂文中的那句话,想来并不正确,以邵某的背景,是不必靠翁婿之力而在文坛登龙的。盛佩玉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前半生里结交的许多人物,都影响着大半个世纪的中国历史,而她的老境,却非常坎坷。1975年,形势稍稍松动后,年迈的她开始撰写回忆录,许是时代使然,在那里面,她对自己的出身家事草草带过,对前半生的为人处事做了严厉的反省批判,然而,唯独对于当时尚未平反的亡夫邵洵美,她每每提及,言词中皆饱含着宠爱、欢喜与无边的想念。事实上,她写回忆录的目的,也正是希望有朝一日为他正名——这本书在盛佩玉死后经其子女整理增补,于2003年出版。一个男人,能得到一个女人这样的爱,一定不会太坏。在爱情上,邵洵美是幸运的。

前些年邵洵美百年冥寿,复旦大学的教授贾植芳曾撰文讲述了1958年邵在狱中向他澄清过的几件文坛误会,消息一经披露,邵洵美的子女即致信感谢,随后,又有包括杨绛在内的多位文人,或纪事或怀念,其中亦涉及了一些所谓的内幕。我曾听人说,判断一个人的思想是否成熟,是要看他的头脑中能否同时容纳几种相悖的思想言论,而并不影响其行事的准则。死者矣已,存者思思,邵洵美已不在意用怎样表面华丽的词藻来装点他的脆弱名声,也许真正心虚的,是我们。

9 Comments:

  • At 2/13/2006 6:08 p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我真喜欢你的字儿 。。。赶明儿回去一定去找你。
    。。后海。。。。。。。。。没去过。。。!!!!。。。。 :||||

    scs

     
  • At 2/14/2006 10:52 p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看了关于杨宪益的那篇文章,真是经历了大风大浪之后的一种风淡云轻的感觉。也许是性格使然,也许是阅历吧。

    我大概有机会在london小住半年,细细品味这座古老的城市。不知鹤渡知不知道有谁在寻合租,或者伦敦人租房的网站可以推荐一下。谢过先了。

     
  • At 2/15/2006 6:50 p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朋友说要给我买书带过来,我响应你的号召,买了丰子恺的护生画集和缘缘堂
    hiahia

    qing

     
  • At 2/15/2006 9:38 pm, Blogger 鹤渡 said…

    水草:后海就在北海后边儿~~~鉴于英国伙食比较差,乡下伙食更差,我就不馋你啦~

    iceer,我和朋友们通常都是在下面这个地方找房子:
    http://www.loot.com/
    它是伦敦的一家信息报的网站,内容和次日的报纸是相同的,有许多租房信息,你最好先找一份地铁图,决定住在哪个区,哪个方向,再找一个住在伦敦的了解一下这附近的环境,治安,交通等等,然后再和房东联系,总之挺麻烦的,不过这个经历一定会很有趣,祝好运。

    qing,嘿嘿,握爪。国内的书虽便宜,但小说太重了不方便随身携带,我买得很少。太流行的畅销书又没必要大老远弄到国外去。而且不少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在线阅读的,所以俺一直都觉得带画册挺好哒~~~很耐看耶!丰子恺的气质跟你有点像,他也是很从容很乐天的那种。

     
  • At 2/16/2006 8:02 p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晕倒,我和丰子恺?
    亲爱的,我偷偷的笑死。。。
    我拿到两个学校的offer了,夏天怎么也要开始上学了,幸福生活要结束了

    qing

     
  • At 2/25/2006 1:29 p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说句煞风景的话,这杨先生岂不就是老钱在围城里影射者之一。。跟作家做朋友要悠着点

     
  • At 2/25/2006 5:12 pm, Blogger 鹤渡 said…

    To ucc,不是杨先生,是邵先生,“邵洵美”,有人怀疑围城里的“赵辛湄”指的就是他,然我记得杨绛曾写文章澄清过,说并不是那么回事儿,围城我是上大学时候看得,似乎,也没觉得赵辛湄很讨厌……

    不过后半句我同意,跟作家做朋友要悠着点^+++^

     
  • At 2/26/2006 10:16 p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杨先生让我想起《围城》里三吕大学里那位有外国夫人的教员。。当然故事肯定不一样,不过难免会捕风捉影的,仿佛作家的事都不是完全捏造出来的,有时候用A的身世加上B的事。。有时也无意讽刺,只是弥补想象力的苍白。说起杨绛,她的《我们仨》出来后,有人延续钱的“母鸡下蛋”说法,说,既然不让看下蛋的母鸡,干嘛把母鸡下蛋的过程写出来。。板子有时候会打回自己身上,呵呵

    《围城》以前也看过,没什么领会,出来几年后再看,方领悟辛辣之处。

    鹤渡的blog很精彩^^

     
  • At 3/11/2006 6:30 am,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偶也好喜欢你写滴,静下心慢慢瞧,题目都取得那么妙啊。
    我也很喜欢丰子恺那一类的书画文齐全的书。早年买过黄永玉的一个书画册,很想向你推荐,可惜书名忘记了。只记得一些精彩段子。

    画面上是一双鞋---旁批:婚姻就像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
    画面上,绳子上晾了一块布---题名:遮羞布。旁批:愤怒时,扯下来当武器的东西。
    \(*^O^*)/

    那本书的序,对于笑有非常非常精彩的论述。详细的记不清了。大意是,曾看到二战影片里,法西斯杀人前微微地笑了一下,当时觉得导演是不是拍错了,怎么会出现这样的表情呢,可是在文革中他看到了。。。

     

Post a Comment

<< Home